TCP(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):传输控制协议
UDP(User Datagram Protocol):用户数据报协议
1,TCP是面向连接(Connection oriented)的协议,UDP是无连接(Connection less)协议;
以下举例进行说明:
对于面向连接的: 两个人打电话时,双方确认并建立连接后才能进行通信。
对于面向无连接的:在邮局寄信时,你只需要将信放在邮筒里,不需要给收件人通知,收件人也不知道你给他寄信了。
TCP 与 UDP 通信的方式分别如下所示:
2,TCP无界,UDP有界;
TCP通过字节流传输,即TCP将应用程序看成是一连串的无结构的字节流。每个TCP套接口有一个发送缓冲区,如果字节流太长时,TCP会将其拆分进行发送。当字节流太短时,TCP会等待缓冲区中的字节流达到一定程度时再构成报文发送出去,TCP发给对方的数据,对方在收到数据时必须给矛确认,只有在收到对方的确认时,本方TCP才会把TCP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删除。
而UDP传输报文的方式是由应用程序控制的,应用层交给UDP多长的报文,UDP照样发送,既不拆分,也不合并,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,即一次发送一个报文。
有界与无界之分是根据接收报文来划分的,对于TCP协议,客户端连续发送数据,只要服务端的这个函数的缓冲区足够大,会一次性接收过来,即客户端是分好几次发过来,是有边界的,而服务端却一次性接收过来,所以证明是无边界的;
而对于UDP协议,客户端连续发送数据,即使服务端的这个函数的缓冲区足够大,也只会一次一次的接收,发送多少次接收多少次,即客户端分几次发送过来,服务端就必须按几次接收,从而证明,这种UDP的通讯模式是有边界的。
3,TCP可靠,UDP不可靠;
由于TCP要保证所有的数据包都可以到达,所以,需要有重传机制(快重传,快恢复,超时重传),UDP不会进行重传。当出现以下情况时会进行重传:
1,数据报传输中途丢失
2,接收端的ACK确认报文在传输中途丢失
3,接收端异常未响应ACK或被接收端丢弃
TCP重传机制:1,超时重传机制;2,快速重传机制;3,SACK 方法;4,Duplicate SACK – 重复收到数据的问题
4,TCP有序,UDP无序;
消息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乱序,后发送的消息可能会先到达,TCP会对其进行重排序,UDP不会。
5,TCP有流量控制(拥塞控制),UDP没有;
流量控制:TCP利用滑动窗口机制在TCP连接上实现对发送方的流量控制, 如果发送方把数据发送得过快,接收方可能会来不及接收,这就会造成数据的丢失。所谓流量控制就是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,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。
拥塞控制: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,这样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链路不致过载。拥塞控制所要做的都有一个前提:网络能够承受现有的网络负荷。拥塞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,涉及到所有的主机、路由器,以及与降低网络传输性能有关的所有因素。
当出现网络抖动时,TCP会自觉降低发送速度,他会努力维护次序,但udp依然保持速度不变,
6,TCP的头部比UDP大;
TCP头部20 bytes
16
|
32 bits
|
|||||||
Destination port | ||||||||
TCP header structure
|
UDP头部8 bytes
16
|
32 bits
|
Data |
|
UDP header structure
|
TCP报头中的蓝色字段是20字节固定首部,UDP报头中的蓝色字段是其8字节固定首部。